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广告电话:0931-2973605
 
 
  首页 >> 职教研究 >> 职教教案 >> 阅读文章

教学案例:在“玩”中建构概念

2012-07-27 09:13:15 来源:甘肃中专联盟网 浏览:2405
 【案例描述】

  玩一玩(一):背一背——引出质量及其单位。

  师:(一上课,个头较大的学生潮被请上讲台)“我想看潮的力气有多大,让他背一背班里的两个同学,谁先来呢?”

  (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挥着小手“我、我”喊得起劲。我心里自然有数,请上来小个子嘉文,接着请上来铮,体重明显大于嘉文。潮分别背起两个孩子,在讲台上走了一圈。孩子们瞪大眼看着……)

  师:“看了刚才这个过程,你想和潮交流什么?”

  生1:“我想问,感受一样不一样?”

  潮(有点喘):“背嘉文很轻松,背铮有点吃力,走不动了……”

  师:(顺势在黑板上板书“轻、重”两个字)“生活中常遇到物体有轻重之分,数学上统称为物体的‘质量’,想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有什么办法呢?”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有天平、电子称、台秤、杆秤等各种称)

  师:“这些工具都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前面学过测量长度用直尺,常用的单位有厘米、米、千米。那么测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单位呢?”

  (在一小部分孩子的呼应中教师板书“克和千克”)

 玩一玩(二):掂一掂——克和千克究竟有多重?

  (孩子们亲眼看到天平上称了1枚2分硬币的重1克,然后小心翼翼地把2分硬币放在手心,轻轻地拿在手里掂一掂,像捧着宝贝一样,有的还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教室里安静极了)

  生1:“感觉手里什么也没拿,太轻了。”

  生2:“1克很轻很轻,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师:“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呢?”

  生3:“我觉得一张纸有1克吧……”

  生4:“扣子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我的扣子得有3克多吧。”

  生5:“鞋钉的质量用克作单位。”

  生6:“乒乓球的质量用克作单位。”

  生7:“很轻很轻的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

  (接着,孩子们掂了掂重100克的一些物体,有的孩子还和自己的书本作了比较,在积累经验哦!当孩子们在手中掂过500克的食盐后,我顺势问:“感觉怎么样?”)

  生1:“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生2:“有感觉了。”

  生3:“比较重了。”

  生4:“比克重多了。”

  师:“再加一袋,掂一掂,什么感觉?”

  生5:“1千克比较重了,觉得书包的质量应该用千克表示。”

  生6:“我的体重是30千克。”

  生7:“妈妈买的大米重25千克,我抱不动。”

  生8:“我明白了,物体比较重的时候就用千克表示。”

  (教师在孩子们七嘴八舌中板书“1千克”,并顺势交流了千克和克的换算关系。当然,这不是难点)

  玩一玩(三):找一找——丰富和完善概念。

  课下我给孩子布置了两样可共选择的作业。一个是称一称的活动。如果家里有工具的话,可以选择一些物体(较轻和较重的各选一些),先估一估,再实际称出它们的质量。其次是掂一掂的活动。如果家里没有称,可以选择一些带包装的,上面写有具体质量的物品掂一掂,感受一下,并找出质量相仿的其他物品作一下比较,并特别交代两项作业最好有家长帮忙,并用日记形式记录下来。

  尽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的“轻重”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讲解和观察得到认识。传统教学认识质量单位,重点定位在单位的换算上,学生只要能记住几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并能正确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就算完成教学目标了。这样的教学由于忽视了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意义建构,经常会出现“一个西瓜重3(克)、王老师体重60(克)”这样的笑话。新课改理念下,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1克、1千克有多重”的意义建构上,既重视数学事实,又重视数学经验。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充分的活动体验是学生建构质量观念的关键。为了使学生获得“克和千克”的明确概念,这节课以“玩”为载体,教学中反复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这种感受不是靠教师讲解获得的,而是体验后悟出的结果。在课下我让学生找一找、估一估、称一称生活中不同质量的物体,由此来矫正并丰富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正确把握。

  “玩”是载体,“克和千克”这个质量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建立,经过三个活动的亲身体验、反复比较、脑子思考、心灵感悟后,逐渐由抽象、模糊变得清晰、准确而具体,最终会沉淀到学生的内心深处。而沉淀下来的,才是数学最本质的东西

 网上报名

签写留言

姓名*
  所报专业
  联系电话
  家庭住址
留言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对齐 插入EMAIL地址 插入网址 插入图片
  
  友情链接
甘肃金城理工中专 中国教育在线 甘肃辅导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高等教育信息网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网教育 环球网校
中华网教育 教育资源网 甘肃省智慧教育云平台 正保外语教育网 兰州市教育局 正小保课堂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中华教育资源网
为您服务教育网 跨考教育 正保成人高考教育网 中学教育网 甘肃中专联盟网 百度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中专联盟网首页 关于中专联盟网 联盟网免责申明 联盟网广告服务 联盟网会员服务 联盟网汇款信息 联系中专联盟网
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理工大学综合楼14楼20号  广告电话:0931-2973605
Copyright 2012-2013 甘肃中专联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允许 不得复制或镜像  技术支持:甘肃启航网络
    
声明:(1)本站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在标题、页面等文案描述中尽量规避违禁词、极限词,如还有违禁词、极限词,在此申明上述词汇表述全部失效,如客户咨询均表示默认此条款,不支持任何形式以违禁词、极限词等理由投诉或要求收取费用私下解决,特此申明!(2)除非甘肃中专联盟网另行申明,本网站内的所有产品、技术、软件、程序、数据及其他信息(包括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标、色彩组合、版面设计等)的所有权利(包括版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及其他相关权利)均归甘肃中专联盟网所有。未经甘肃中专联盟网的许可,任何人不得以包括通过机器人、人力等程序或设备监视、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等方式擅自使用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一旦发现侵权行为,我司将立即进行证据保全并诉诸法律。(3)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